山东成本调查
2018年第 1 期(总60期)
价格下跌致生猪养殖继续亏损
-2017年下半年山东省生猪成本收益调查
为了解当前市场生产形势,正确把握后期生猪生产情况和价格走势,近期,山东省物价局对全省33个县162个生猪养殖户2017年下半年(以下简称“本期”)生猪养殖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与上一个调查期(2017年上半年,以下简称“上期”)相比,本期生猪养殖成本虽然下降,但由于出售价格继续走低,生猪养殖仍处于亏损状态。
一、受出售价格下跌影响,生猪头均产值减少
自2016年下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后,2017年的价格依然跌跌不休。据调查,2016年下半年调查户生猪出售价格为每50公斤832.36元,上期价格已跌至744.54元,本期价格进一步下跌,为694.37元,较上期下跌6.74%,较2016年下半年下跌16.58%。
由于价格下跌,调查户生猪单位产值也明显减少。以本期头均出售重量114.67公斤计算,调查户生猪头均主产值为1592.47元,较上期减少6.23%;副产品(主要是猪粪)产值14.77元,较上期增加3.79%。头均总产值合计1607.24元,较上期1712.53元减少105.29元,减幅6.15%。
二、仔猪费减少拉动养殖成本下降
本期调查户饲养生猪头均总成本为1696.08元,较上期的1782.04元减少了85.96元,减幅4.82%。其中,仔猪价格走低导致物质与服务费用相应减少,而人工成本则呈现缓慢增加走势。
(一)物质与服务费用减少
本期调查户饲养生猪头均物质与服务费用为1457.17元,较上期的1545.64元降低了88.47元, 下降5.72%。其中主要原因是仔畜费的减少,这也是影响生猪饲养总成本减少的主要因素。
1、仔猪支出大幅减少。上期仔猪平均价格为26.76元/公斤,本期的平均价格是24.57元/公斤,下降了8.17%。本期生猪头均仔畜费为700.14元,较上期的785.16元减少85.02元,减幅10.83%。
2、饲料支出基本持平。一方面,本期平均饲养天数119.42天,较上期增加了0.82天,致使饲料用量增加,精饲料用量由上期269.14公斤增加至273.35公斤。另一方面,精饲料主要配料玉米的价格处于低位,使得精饲料价格下降,本期精饲料价格2.54元/公斤,较上期2.59元/公斤下降1.67%。两者相抵,本期头均精饲料费支出696.42元,较上期697.31元基本持平。
3、死亡损失费略有增加、医疗防疫费持平。本期没有发生大的疫情,生产比较平稳,死亡损失费略有变化,但对总成本的影响不大。死亡损失费支出14.52元,增加4.54%;医疗防疫费17.98元。
4、其他费用如饲料加工费、水费、燃料动力费、工具材料费、管理费、销售费等增减不一,但由于绝对数值微小,对成本变化影响不大。
(二)人工成本小幅增长,土地成本持平
劳动日工价持平,但本期用工天数略有增加,导致人工成本小幅增长。今年全省平均农村劳动日工价为81元,本期用工天数2.92天,较上期增加0.03天。雇工工价为85.00元,与上期84.86元基本持平。人工成本237.72元,较上期235.21元增加2.51元,增幅1.07%。
土地成本1.19元,与上期持平。
三、生猪养殖继续亏损
尽管生产总成本有所降低,但因生猪产值减少,导致本期生猪养殖继续亏损,且亏损额进一步增加。本期调查户生猪饲养头均净利润为-88.34元,较上期的-69.51元增亏19.33元,增亏幅度达到27.81%。
四、生猪价格或将保持相对低位
从生猪生产情况看,近年来,随着大量资本涌入生猪养殖市场,“猪周期”红利正逐渐远去,前几年疯狂的猪价走势趋于理性,2017年生猪价格表现以跌为主。虽然之前各地实施了严格的环保政策使得小散养殖户产能收缩,但目前生猪生产已趋于稳定,进入2018年后生猪产能逐步释放,预计2018年生猪养殖行业仍然会处于一个较为困难的境地,价格或仍将处于相对低位,亏损程度或将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