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成本调查
2018年第 3期(总62期)
近年来山东棉花生产连年亏损种植意向减弱
据对我省农产品成本调查户农作物种植意向持续性专项调查,由于棉花生产连年亏损,调查户棉花种植意向明显减弱。
一、棉花种植意向趋弱明显
数据表明,近年来农调户户均农作物种植面积基本上保持稳定。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总体上持续增加,蔬菜瓜果种植面积保持稳定。2013-2018年合计种植面积分别为户均12.47亩、12.32亩、12.44亩、12.17亩、12.25亩、12.35亩(意向种植面积)。但棉花的种植面积呈逐年减少之势。2013-2018年度棉花种植面积分别为1.03亩、0.88亩、0.73亩、0.57亩、0.58亩、0.53亩(意向种植面积),2018年意向种植面积较2013年种植面积减少了0.50亩,减幅高达48.54%。
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情况
单位:亩
品种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意向) |
总面积 |
12.47 |
12.32 |
12.44 |
12.17 |
12.25 |
12.35 |
棉花 |
1.03 |
0.88 |
0.73 |
0.57 |
0.58 |
0.53 |
粮食 |
9.46 |
9.24 |
9.78 |
9.84 |
9.95 |
10.06 |
油料作物 |
0.85 |
0.85 |
0.81 |
0.78 |
0.77 |
0.78 |
蔬菜瓜果 |
0.65 |
0.62 |
0.57 |
0.59 |
0.63 |
0.66 |
二、分析原因
1、生产方面
尽管调查户现金收益相对较好,但如果计算其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棉花生产收益则处于长年亏损状态,且费工费事,这是棉花种植面积持续减少的根本原因。以2017年调查数据为例:
(1)从收益指标来看,调查户皮棉产量86.68公斤(每亩,下同),产值合计1628.6元,现金成本468.89元,由此计算现金收益为1159.71元,但如果考虑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净收益为-898.32元。这与其他农作物形成较大反差,以小麦、玉米为对比,2017年小麦净收益103.73元,玉米净收益-59.26元。由于小麦、玉米轮作,而棉花一年一季,两相比较,棉花与小麦、玉米合计净收益比为-898.32元对44.47元。
(2)从用工指标来看,2017年棉花生产单位用工22.64天,而小麦和玉米合计用工9.25天,棉花用工数量达到小麦加玉米的2.45倍。现在农村劳动力不足,青壮年甚至六十岁以上老人都外出务工,而棉花种植费时费力,加之收益低下,逐渐弃种棉花自然成为棉产区多数农民的选择。
棉花与小麦(玉米)部分数据对比表
项目 |
现金成本 |
现金收益 |
净收益 |
用工天数 |
棉花 |
468.89元 |
1159.71元 |
-898.32元 |
22.64天 |
小麦玉米 |
877.60元 |
1104.20元 |
44.47元 |
9.25天 |
2、市场方面
近年来,市场价格长期低迷,导致棉花种植比较收益低下,虽然自2014年起我省实施了棉花目标价格定额补贴,但由于补贴相对较少,且很多地区没有及时发放到位,棉花种植收益即便与相对收益较低的粮食作物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自然难以提振农民生产积极性。
3、政策方面
从2014年开始,国家在棉花主产区新疆实施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有效地稳定了新疆产区的棉花生产。通过这些年政策的导向和带动作用,我国棉花生产进一步向新疆优势产区集中,新疆产量占比由5年前的40%上升至70%-80%,棉花生产优势充分发挥。同时,国务院于2017年发布了《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其中以新疆为重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主产区为补充,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3500万亩。在此政策的实施引导下棉花种植从长江和黄河流域向新疆转移。
棉花(公斤) |
全国平均单产 |
新疆单产 |
新疆领先 |
2014年 |
97.55 |
125.53 |
29% |
2015年 |
98.39 |
122.67 |
25% |
2016年 |
105.5 |
132.73 |
26% |
棉花(万吨) |
黄河流域 |
长江流域 |
新疆 |
产量合计 |
新疆占比 |
2014年 |
130.90 |
108.40 |
367.70 |
617.83 |
59.51% |
2015年 |
108.90 |
93.90 |
350.30 |
560.34 |
62.52% |
2016年 |
99.00 |
70.73 |
359.40 |
534.30 |
67.27% |
(注:此表数据来源互联网)
三、建议
客观地看山东棉区日照时间较为充足,热量条件较好,土壤肥力中等,年降水量适中,在正常年份下,棉花的颜色好,光泽好,纤维长,短绒率低,强力好,所以仍然有其市场优势。
建议:一是准确把握我省棉花生产在农业产业中的定位,采取多方面措施稳定生产。二是发展机耕、机播、机械防治病虫害,提高棉花的机械化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缓解人工成本快速上升的压力和减轻种植棉花的劳动强度。三是强化质量和产品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四是健全棉花生产服务体系,帮助解决棉农的后顾之忧。五是鼓励我省棉纺产业着眼国内国际市场,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竞争,保持棉纺产业的稳定,促进棉花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